Last updated
Last updated
上星期写了,但对于真正想要玩这个竞赛的伙伴,机器学习中的相关算法是必不可少的,即使是你不想获得名次和奖牌。那么,从本周开始,我将介绍在Kaggle比赛中的最基本的也是运用最广的机器学习算法,很多项目用这些基本的模型就能解决基础问题了。 今天我们开始介绍隐马尔可夫模型(Hidden Markov Models,HMM),本模型的先学模型是马尔科夫模型,如果是基础学习者,请参看该链接: https://www.jiqizhixin.com/graph/technologies/af069cf9-02bf-4f10-bcec-4db0fe820232。
隐马尔可夫模型(Hidden Markov Model,HMM)是结构最简单的动态贝叶斯网,这是一种著名的有向图模型,主要用于时序数据建模(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等)。
假设有三个不同的骰子(6面、4面、8面),每次先从三个骰子里选一个,每个骰子选中的概率为1/3,如下图所示,重复上述过程,得到一串数字[1 6 3 5 2 7]。这些可观测变量组成可观测状态链。
同时,在隐马尔可夫模型中还有一条由隐变量组成的隐含状态链,在本例中即骰子的序列。比如得到这串数字骰子的序列可能为[D6 D8 D8 D6 D4 D8]。
隐马尔可夫模型示意图如下所示:
图中,箭头表示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。在任意时刻,观测变量(骰子点数)仅依赖于状态变量(哪类骰子),“观测独立性假设”。
同时,t时刻的状态qt仅依赖于t-1时刻的状态qt-1。这就是马尔可夫链,即系统的下一时刻的状态仅由当前状态决定不依赖以往的任何状态(无记忆性),“齐次马尔可夫性假设”。
对于一个隐马尔可夫模型,它的所有N个可能的状态的集合Q={q1,q2,…,qN},所有M个可能的观测集合V={v1,v2,…,vM}
隐马尔可夫模型三要素:
状态转移概率矩阵A,A=[aij]NxN,aij表示任意时刻t状态qi条件下,下一时刻t+1状态为qj的概率;
观测概率矩阵B,B=[bij]NxM,bij表示任意时刻t状态qi条件下,生成观测值vj的概率;
初始状态概率向量Π,Π=(π1,π2,…,πN),πi表示初始时刻t=1,状态为qi的概率。
一个隐马尔可夫模型可由λ=(A, B, Π)来指代。
(1) 给定模型λ=(A, B, Π),计算其产生观测序列O={o1,o2,…,oT}的概率P(O|λ); 计算掷出点数163527的概率
(2) 给定模型λ=(A, B, Π)和观测序列O={o1,o2,…,oT},推断能够最大概率产生此观测序列的状态序列I={i1,i2,…,iT},即使P(I|O)最大的I; 推断掷出点数163527的骰子种类
(3) 给定观测序列O={o1,o2,…,oT},估计模型λ=(A, B, Π)的参数,使P(O|λ)最大; 已知骰子有几种,不知道骰子的种类,根据多次掷出骰子的结果,反推出骰子的种类
这三个基本问题在现实应用中非常重要,例如根据观测序列O={o1,o2,…,oT-1,}推测当前时刻最有可能出现的观测值OT,这就转换成基本问题(1);
在语音识别中,观测值为语音信号,隐藏状态为文字,根据观测信号推断最有可能的状态序列,即基本问题(2);
在大多数应用中,人工指定参数模型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行,如何根据训练样本学得最优参数模型,就是基本问题(3)。
基于两个条件独立假设,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这三个基本问题均能被高效求解。
通过列举所有可能的长度为T的状态序列I=(i1,i2,…,iT),求各个状态序列I与观测序列O同时出现的联合概率P(I,O|λ),然后对所有可能求和得到P(O|λ)。
状态序列I=(i1,i2,…,iT)的概率是P(I|λ)=π1a12a23…a(T-1)T
对于固定状态序列 I,观测序O=(o1,o2,…,oT)的概率P(O|I,λ)= b11b22…bTT
I 和 O同时出现的联合概率P(I,O|λ)= P(I|λ) P(O|I,λ)
然后对所有可能的 I 求和,得到P(O|λ)
这种方法计算量很大,算法不可行。
前向概率αt(i)= P(o1,o2,…,ot,ii=qi|λ),表示模型λ,时刻 t,观测序列为o1,o2,…,ot且状态为qi的概率。
(1) 初始化前向概率
状态为qi和观测值为o1的联合概率 α1(i)=π1bi1
(2) 递推t=1,2,…,T-1 根据下图,得到αt+1(i)= [Σj=1,…,Nαt(j)αji]bi(t+1)
后向概率βt(i) = P(o1,o2,…,ot,ii=qi|λ),表示模型λ,时刻t,从t+1到时刻T观测序列o1,o2,…,ot且状态为qi的概率。
(1)初始化后向概率
对最终时刻的所有状态为qi规定βT(i) = 1。
(2)递推t=T-1,T-2,…,1
(3) 终止 P(O|λ) = Σi=1,…,Nβ1(i)πibi1
选择每一时刻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,从而得到一个状态序列。这个方法计算简单,但是不能保证整个状态序列的出现概率最大。因为可能出现转移概率为0的相邻状态。
使用动态规划求解概率最大(最优)路径。t=1时刻开始,递推地计算在时刻t状态为i的各条部分路径的最大概率,直到计算到时刻T,状态为i的各条路径的最大概率,时刻T的最大概率即为最优路径的概率,最优路径的节点也同时得到。
给定S个长度相同的(观测序列,状态序列)作为训练集(O1,I1),O2,I3),…, (Os,Is)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来估计模型参数。
EM算法是常用的估计参数隐变量的利器,它是一种迭代方法,基本思想是:
这里提供Baum-Welch算法的代码实现。 本来打算试一下用自己写的HMM跑一下中文分词,但很可惜,代码运行的比较慢。所以改成 模拟 三角波 以及 正弦波
关注微信公众号:迈微电子研发社,回复 “深度学习实用教程” 获取Github开源项目,回复“手写字识别”获取本文的完整代码。
知识星球:社群旨在分享AI算法岗的秋招/春招准备攻略(含刷题)、面经和内推机会、学习路线、知识题库等。
(3) 终止 P(O|λ) = Σi=1,…,NαT(i)
前向算法高效的关键是其局部计算前向概率,根据路径结构,如下图所示,每次计算直接利用前一时刻计算结果,避免重复计算,减少计算量。
根据下图,计算t时刻状态为qi,且时刻t+1之后的观测序列为ot+1,ot+2,…,ot的后向概率。只需考虑t+1时刻所有可能的N个状态qi的转移概率(transition probability) αij,以及在此状态下的观测概率bi(t+1),然后考虑qj之后的后向概率βt+1(j),得到βt(i) = Σj=1,…,Nβt+1(j)αijbi(t+1).
前向算法高效的关键是其局部计算前向概率,根据路径结构,如下图所示,每次计算直接利用前一时刻计算结果,避免重复计算,减少计算量。
如果还不明白,看一下李航《统计学习方法》的186-187页的例题就能明白算法的原理。 状态[3 3 3]极为概率最大路径。
转移概率αij 的估计:样本中t时刻处于状态i,t+1时刻转移到状态j的频数为αij,则 观测概率bij和初始状态概率πi的估计类似。
使用EM算法得到模型参数估计式
三角波比较简单,我设置N=10,扔进去长度为20的序列,训练100次,下图是其生成的长度为100的序列。 可以看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。
正弦波有些麻烦,因为观测序列不能太大,所以我设置N=15,M=100,扔进去长度为40的序列,训练100次,训练的非常慢,下图是其生成的长度为100的序列。 可以看出效果一般,如果改成C的代码,并增加N应该是能模拟的。
推荐文章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
传送门
△微信扫一扫关注「迈微电子研发社」公众号
△扫码加入「迈微电子研发社」学习辅导群